园林绿化养护植物如何管理?
近几年来,花园式、园林式的城市不断涌现,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,也增强了城市的功能。然而,园林绿地建设只是完成园林景观的一步。为了满足园林景观的使用要求,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,高水平、高质量的维护和管理至关重要。因此,如何进行有效的养护管理,有效提高园林绿化植物的养护管理水平,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。
一、园林绿化植物养护是园林建设的延续,是园林景观的再生产和加工,是人工干预。通过移植、修剪施肥、病虫害防治、灌溉等一系列绿化养护管理措施,园林绿化植物可以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,充分发挥园林绿化植物的生态效应,达到园林绿化的目的。它是植物存活后不间断管理的工作,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劳动。园林绿化植物养护过程中,要做好主要环节,确保养护管理水平,使养护管理工作顺利进行。做好规划设计,保证施工质量是这些环节的重中之重。科学的规划设计是园林绿化工程开工前重要的前期工作,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,它直接关系到整个园林绿化工程的成败。在规划设计中,应根据园林绿地的使用功能和性质进行合理布局。绿化植物应以乡土树种为主,配置灌木、树木、草坪和地被时,应符合生态学原理和要求,通过合理搭配为植物生长提供必要条件。在工程建设中,应严格按照设计和相关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,以保证较高的施工质量,为后期的维护管理提供良好的条件。
园林绿化植物养护管理的主要措施:
1、苗木修剪整形有些彩叶灌木色彩鲜艳美观,不仅艺术效果好,而且提高了景观的观赏性。修剪整形时要符合审美原则,根据周围建筑和景观的布局,使植物造型与周围景观保持协调,从整体上提高景观绿地的观赏价值。此外,植物生长期可以进行分层修剪,选择图案,合理搭配植物的颜色和背景,与周围环境保持协调,充分体现彩叶灌木的观赏价值。
2、做好肥水管理在施肥方面有许多具体要求,做好肥水管理对保证绿化植物的正常生长具有重要意义。①植物种植前和休眠期施基肥,植物生长期施追肥时充分考虑植物生长情况。灌木一般在花前或花后追肥,施肥量应根据植物的树种、生长期、树龄、肥源和土壤条件来确定。②乔木和灌木施肥时,应采用挖沟或挖穴的方式,保证植物的冠幅与外径相适应,施肥后及时覆土。一方面可以保护环境,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施肥效果。要根据植物的情况合理选择肥料的种类和施肥方法,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,效果更好。
3、灌溉和排水管理一般分为三个时期,即保活水、生长水和冬季水。保存水是指为了保证新植物的成活率,必须滋养大量的水分,加快根系与土壤的结合,从而达到养根、促进根系生长的目的。生长水是指为了促进植物的生长,在植物生长旺盛的时期,在雨水不足的时候灌溉。特别是夏季长旱无雨时,生长水至关重要。冬水主要有三个作用:(1)可以保护植物免受冻害。(2)可以延缓根系的休眠期,使其吸收足够的水分。(3)作为储备水,来年春旱不会受到伤害。
4、中耕除草中耕在植物养护管理中又称不浇水灌溉。主要采用人工方法松动土壤表面,增加土壤透气性,提高土壤温度,加快肥料分解,促进根系生长。中耕还能增加土壤的孔隙度,切断表面土壤的毛细管,从而减少水分的蒸发,增加土壤的透水性。除草工作繁琐,任务量大。一般而言,主要是用手拔或用锄头等工具除草,同时结合中耕也能有效地除草。在实际工作中,使用化学除草剂效果良好,不仅除草方便、经济,而且除草率高。目前,养护管理中选择的除草剂主要有两种。一个是灭生性,一个是内吸性。灭生除草剂可以杀死使用范围内的所有杂草,而内吸除草剂只能有选择地除草,对单叶等杂草无效。
5、防治病虫害(1)园林植物病害。根据病害的性质,园林植物的病害可分为传染性病害和非传染性病害。真菌、病毒、细菌、寄生种子、植物等生物病原体引起的病害具有明显的传染性,称为传染性病害;非传染性病害又称生理性病害,主要由非传染性病原体引起。预防和治植物病害,首先要做好保护工作,然后有针对性地喷洒药剂。(2)园林植物害虫。园林绿化害虫主要包括食叶害虫、蛀干害虫和枝梢害虫。食叶害虫大量食叶害虫导致树木生长缓慢,观赏价值大大降低;蛀干害虫可严重阻碍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输导,使树木生长乏力甚至死亡;枝梢害虫主要影响枝梢生长,容易传播病毒。植物害虫的防治应根据害虫的种类不定期进行。
13770014249
地址:盐城市城南印象花园6栋401室